近年來,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亞洲國家的經濟、文化實力,已成為未來備受關注的明日之星。而中國大陸更是借著2008北京奧運、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與張藝謀的印象系列等,吸引了國際各界的目光,同時也顯示出北京政府推動文創產業的強烈決心與企圖。然在海峽對岸成功保存中華文化的臺灣,更發展出豐富且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如2009高雄世運會與臺北聽奧的開閉幕式表演。另外,琉璃藝術品知名品牌的琉璃工房,更是文化創意產業“名利雙收”的明星產業。由此可見,兩岸的文創產業發展,皆有不錯的表現。不過,與其他亞洲國家,和日本與韓國相比,仍有一段差距,因此如何提升文創產業的產值與影響力,在文化創意產業的舞臺上獲得成功,發展出適合兩岸且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模式,將是影響兩岸除了經濟實力發展外的國際競爭力中關鍵因素之一。 


臺灣文創產業近況
馬英九總統在2009年的國慶致詞中,提到臺灣政府對於文創產業的立場與發展基礎。特別強調了具有中華特色的臺灣精神。馬英九表示,“臺灣人民用臺灣的空間和臺灣人力,發展出了一個豐富中華文化的模式,也就是‘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例如臺灣對於正體漢字的保存就不遺餘力,甚至努力要把正體漢字申請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的遺產,這在其他華人地區根本看不見”。此外,馬英九認為,“這60年來我們在臺灣打造了一個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這是我們國人共同的資產與驕傲。”因此,在中華文化與臺灣在地文化之結合,塑造出一個完整且創新的文化精神,臺灣精神不僅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也讓臺灣文化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充滿吸引力與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資產。 
從政府推動之政策來看,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於2002年開始以“創意臺灣”為發展目標,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期待藉由藝術創作和商業機制之結合,創造具在地文化特色之產品,同時也藉以增強臺灣人民的文化認同,與增加文化創意產業的附加價值。而2003年至2007年所執行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為臺灣在國家發展上文創產業的首期計畫。該計畫由經濟部組成跨部會的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及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辦公室,由該推動小組辦公室擔任跨部會推動組織之幕僚,同時負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之彙整、跨部會整合工作與產業整合服務單一視窗。


臺灣文創發展方案策略
隨著全球化文創產業的競爭,臺灣為了擴大文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臺灣鄉鎮地區或相同產業聚集,形成區域產業聚集經濟之條件,以提升臺灣文創產業的競爭力,不論在資金密集上、人才培育上及區域抗衡上強化產業結構競爭力;於2009年5月14日「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獲行政院院會通過,執行期程為2009年至2013年,主要系針對臺灣當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優勢、潛力、困境及產業需求,提出推動策略,期能達到以臺灣為基地,拓展華文市場,進軍國際,企圖打造臺灣成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匯流中心之願景。本方案推動策略分為二大塊面。
其一是「環境整備」,主要是針對所有文化創意產業整體面臨的共通性問題,思考因應策略,著重于健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相關面向:包括提供多元資金的挹注、強化融資及創投機制、促進文創產業研發及輔導、建立人才培育及媒合機制、拓展國內外市場、擴展產業群聚效應等,希望建構對所有文創產業皆友善之發展環境,使相關產業皆能獲得適當之輔導及協助而成長,並進一步培養成為明日之旗艦產業。
其二為「旗艦產業」部分,則是從現有各產業範疇中,擇取發展較為成熟、具產值潛力、產業關聯效益大的業別,包括電視、電影、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設計及工藝產業,針對其發展特性及需求提出規劃,予以重點推動,期能在既有基礎上再作強化及提升,並藉以發揮領頭羊效益,帶動其他未臻成熟的產業。建置產業共通性之良好發展環境,讓其得以成長茁壯。

臺灣文創產業集聚計畫
產業群聚的效益,主要是藉由地理位置鄰近的優勢,串連區域內具有相同質性但不同類型的業者,運用價值鏈整合提供產業群聚之最大效益,增長區域發展及產業的競爭力。對內,群聚產業的園區內各公司可相輔相成,協調人力或技術互補,工作者及工作室、公司可互相支援、激蕩創意、整合資源;對外,群聚效應不僅可塑造、提升參與業者在該產業領域之專業形象,更因技術整合之全方位,相對其同行更具產業競爭優勢。
為加強臺灣文創產業的集聚效應,除了由各部會賡續建置及推動各管文創園區,亦規劃進行文創園區之軸帶串連,並基於區域平衡的考量,先以台北市作為示範點,整合相關文創資源及據點,再以臺北市之案例推展至其他鄉鎮區域。


1. 台北都會中心文創雙L軸帶計畫
台北市現有松山煙廠、建國啤酒廠、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等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松山煙廠系以設計產業及視覺藝術產業為主軸,建國啤酒廠以「啤酒文化園區、產業活化保存」為規劃方向,發展創意生活產業,華山園區則是以”酷”(時尚、前衛、實驗)與”玩”(玩樂、享樂、娛樂)為規劃主軸。整合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松山煙廠、建國啤酒廠、國立故宮博物院、大南海文化園區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資源,並結合沿線文化設施、時尚設計街區、科學園區、軟體園區等場域,以整體策略、定位及行銷方案,打造台北都會中心之雙L軸帶,將帶狀園區產值及經濟效益優化,並推動創意城市產業集聚效應。


2. 台中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畫
台中市「文化版圖」分佈未來將呈現區域特色及角色功能均衡分佈的情況;如七期新興之「國際文化藝術園區」、西區之中部科學園區、規劃中水湳機場國際展覽園區、北區之大坑生態園區及南區以歷史建築再利用及舊都市再生為主體之「台中創意文化園區」,呈現不同之功能角色並達成都市均衡發展狀態。結合週邊之「美術館」、「科博館」、「工藝文化園區」、「臺灣交響樂團」、「台中圖書館」、「中興大學」及「20號倉庫藝文特區」、「霧峰林家花園」、「921地震博物館」、「臺灣文獻館」等,形構中部文化圈整合發展計畫,帶動舊都市地方經濟再發展,亦達到資源分享及產業集聚效應。


3. 花蓮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畫
串聯與整合交通部觀光局、花蓮縣政府、農委會等公部門、私部門與觀光旅遊業者等資源,強化東部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觀光、文化體驗、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以提升花蓮園區文創產業能量之聚集,行銷東部地區整體文創產業形象,並帶動花蓮原住民與花蓮特色景觀等地方文化經濟之發展。


4. 嘉義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畫
以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區域性及在地特色為基礎,提出區域整合計畫,以嘉義創意文化園區為發展中心基地,串連嘉義境內以交趾陶、石猴、創意生活及阿里山木業、陳澄波及林玉山等之視覺藝術及嘉義國際管樂節為主之諸多藝文資源,包括藝文空間的嘉義市鐵道藝術村、交趾陶博物館、嘉義縣蔗埕文化園區、故宮南院等,納入歷史特色的嘉義舊監獄、阿里山林業村、鄒族文化園區等,期望達到文化創意產業整體區位發展、人才及產值全面提升之卓越績效。


5. 台南文創產業區域整合及集聚計畫
以台南創意文化園區作為主軸重心,結合本會附屬機關臺灣文學館以及臺灣歷史博物館等館舍園區既定發展目標及區位特色,串連台南境內以時尚、設計及數位元內容產業為主的永康創意設計園區、蕭壟文化園區等,納入歷史特色的總爺街文化園區、孔廟文化園區、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及赤崁樓等,並結合在地文化觀光資源,如海安路、台南運河等,以台南縣市文化創意產業軸心概念串連並整合境內時尚、設計及數位產業、動漫、文學及影音產業、文化觀光產業及歷史風貌產業等相關資源。



亞洲包括中國大陸、日本、泰國及韓國等都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強化產業競爭力,臺灣的文創產業策略不能落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執行單位包括經濟部、新聞局、教育部及文建會,期以聚集規劃「環境整備」結合臺灣各鄉鎮資源及六大「旗艦產業」為發展重點,期程為2009年至2013年,經費約在新臺幣280億元,預期在5年內創造上兆元產值。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常在融資及產業化上出現困難,特別規劃資金挹注策略,協助微型業者產業化發展,包括有文創基金的投資;經濟部的融資、信保;政府各部會的競賽獎勵;相關法案的租稅優惠及各部會的補助及輔導等。並將引進商業運作模式機制,建構無形資產評價機制,提供產業研發輔導視窗等策略,協助文創產業化,並減少創意產業跨入的門檻;同時,透過文化藝術展演、國際會展及觀光產業方案,拓展文創產業市場。
以臺灣心、中華情、世界觀出發,將擁有豐富中華文化底蘊的臺灣文創產業,運用文化優勢讓臺灣成功站上文創產業的國際舞臺。加上臺灣海洋文化的多元特質與寬廣的世界觀,更讓臺灣的文創產業充滿追求創新的能力。而臺灣文創產業的自由創作環境,可以讓臺灣文創產業的保有持續不懈生命力之來源。透過亞洲國家的文創產業發展經驗,更可以瞭解到政府與民間力量,適當扮演與發揮自己的角色與功能,對於臺灣文創產業之發展將以區域發展方式與產業輔導模式推動結合兩岸特色與能力,發展出臺灣文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